从0-1构建一个小程序产品,不仅要考虑用户用完还会回来的问题,还要操作用户的整个生命周期,也就是“成长黑客”中经常提到的aarr模型,那么如何在小程序中正确使用aarr模型呢?
小程序的“即用”特性让线下体验非常爽,以至于小程序的留存率很低,但我们希望用户在使用完纯线上小程序后再回来。
从0-1构建一个小程序产品,不仅要考虑用户用完之后还会回来的问题,还要提前对用户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进行规划和制定策略,也就是“成长黑客”中经常提到的aarr模型,那么如何在小程序中正确使用aarr模型呢?
今年上半年,我们团队还根据一些实践经验做了几个小程序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这五个阶段,每一段都可以写很多内容。在这里,我们将整理出一个基本的思维结构。
现在都说流量很贵,但是小程序的诞生似乎流量很容易获得。
微信流量是分散的,在分散的流量池中,病毒式营销特别有效。所以,在小程序中,“新”,除了常规玩法,“裂变”才是核心。
当你的小程序开始普及的时候,发布的版本会实现一个完整的裂变体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常见的裂变有几种:
万是万恶之源。对于人性来说,最红的果实就是金钱。
比如现金分红裂变:一个新用户进来,可以获得0.6元的红色分红,1元现金分红要求是——,才能提取现金分红。现在可以拆分三个朋友,使金额达到1元,然后提取现金分红。
这需要分析用户对商品的成本和奖励,以实现性价比最大化。不要设置太多门槛。抽奖算法必须是公开的和“可见的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用户能感知到的公平,平台不能造假。
比如我们最初做的彩票裂变本来很好,后来数据下来了。主要问题我们设置了两个门槛:必须转发三组,支付1分钱抽奖(门槛太多),抽奖算法不开放不可见。
用户已经无条件获得了资格(门槛极低),但要获得奖励,他们需要朋友的帮助才能获得高价值才能有机会获得奖励(门槛越低,接受度越高)。
比如一些小的抢票程序,抢票难度更大。他们需要朋友的帮助来提高他们的优先级,让他们更容易抢到票。
游戏化模式,成功解锁可以激活相应的奖励,这是比较有趣的裂变。
如果主题选得好,关注热点的关键是粉丝裂变的效果会很好,转化率最高。比如:王者荣耀皮肤碎片解锁,解锁的皮肤成功发送到皮肤。喜欢玩王者易的人肯定愿意传播。主题(创意)、互动体验(技术)、奖励(奖励)都需要设计好。
一般用于小游戏程序,比如腾讯的乒乓球,一天可以免费打三次乒乓球。如果用户玩完了,你需要和你的朋友分享,才能获得另一次打乒乓球的机会。现在很多都改成复活看广告了。
至于想采用什么样的裂变,可以根据公司的资金、技术实力、运营策略来选择,但小程序一上线就必须加上裂变。裂变的核心需要洞察用户的人性需求,可以是利益驱动、炫耀X、情感满足等。
裂变用得好,成长不麻烦。
在
小程序中,用户进来后,激活的是什么?
这里需要提一个概念:北极星指数。它被称为“OMTM”一个重要的指标,唯一重要的指标。
它被称为北极星指数,因为
为这个指标一旦确立,就像北极星一样,高高闪耀在天空中,指引着全公司上上下下,向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北极星指标不是永恒不变的,是要根据项目的发展阶段来制定的。每家小程序的激活指标不一样,比如:
项目初期或者起步阶段,我个人认为北极星指标 等同于 用户激活指标,当项目进入中期或者中后期,这两者就不太一样了。设定有效的北极星指标,明确用户激活指标,对产品的迭代、运营都会带来不同的走向。
Mysapce 和Facebook,Mysapce是老牌的社交平台了,FB是后起之秀,那FB如何超越Mysapce的呢?
就因为两家公司制定的北极星指标不一样:
根据你们的业务类型,明确自己的用户激活指标,这一点很重要。
即使你留住我的人但是留不住我的心, 留存是整个环节最难的一部分,它决定了平台能否盈利的关键。
正所谓激活容易,留存难。
根据我们原先做的电商小程序遇到的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留存:设计良好的消费场景、善于利用小程序推送机制、提高用户沉淀。
比如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小程序,做了一个裂变的功能,效果很不错,但是上线第一天,把服务器搞炸了,裂变终止,对平台非常伤,那批看到了你的小程序但是无法参与的用户你找也找不回来。
小程序实在是太方便了,以至于用户到达你的小程序可能就停留几秒中,如果用户没被激活,你又无法召回,那么你就永远是去了这个用户。
利用不同的消息模板,召回不同类型的用户,主要包含这几种:
新用户召回:小程序有个特性,对于那些没激活的用户,你有7天的召回时间。如果是APP你安装了之后,尚未注册,然后用户卸载了,你是无法召回的。
为什么是7天呢?
因为新用户访问小程序,需要触发一次formId提交,你可以在7天内下发小程序通知给用户,如果触发一次支付,可以在7天内,下发3次消息给用户。所以每个用户来到我们的小程序,我们必须要让用户触发这个开关,不然就是白瞎忙活了。
未付款用户召回:未付款的用户需要发送订单未付款通知。
已付款用户召回:可以发送物流状态通知,提升体验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活跃度,促进复购。善于利用小程序通知,通知虽好,但是不宜过度使用。
根据小程序即用即走的特性,把握7天有限期,未激活的用户在7天之内无法召回,那么就不能继续发送推送消息了。
小程序的沉淀怎么做?
想一切办法沉淀到微信公众号,成为公众号的粉丝。对于初创型团队来说还可以沉淀到微信个号,微信社群。
微信公众号可以面向所有粉丝的召回,传播品牌,建立信任感;微信个号和微信社群,虽然范围小,但是召回率高,转化率很高。
比如:街兔小程序,通过答题送券的方式,让用户沉淀的公众号,但是这个需要操作步骤略麻烦一些,无法直接关注到公众号,需要多步操作:保存图片-退出小程序-识别图片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这是有车以后推出的”车友群”小程序,正式通过了差异化竞争,小程序的便利性让有车以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
互联网产品的主要收入模式有三种:「广告收入」、「增值服务」、「佣金盈利」
无论哪种模式的收入,前提都是有足够多的用户,足够大的交易数才能创造价值。
这里是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用户买单为平台创造收入?这里就是需要明确自己小程序是核心收入来源是什么,现阶段收入来源是什么?哪怕现在不赚钱,模式是正确的就可以,最后就是需要根据核心收入来源开展不同运营策略。
比如:现在很多分销电商的做法就是把平台的收益按比例分享给推广者,然后通过付费方式开通超级会员可想享受更高比例的收益,这是一种让利的增值服务的做法,也是裂变、自传播的做法。
自传播就是滚需求,如何滚得快,滚动大那是需要经过很好的设计;自传播对于任何类型的产品来说都很重要,一切的裂变都是从传播开始。
这里需要提2个概念:「拉力」和「推力」
我们在APP时代都需要靠广告,买关键字、刷榜、预安装、地推等行为实现产品曝光,从而获流量,通过漏斗模型筛选出自己的用户,这是典型的推力,往往一个用户的成本在几块,几十块,甚至几百块。
因为在微信体系下,流量都是去中心化,每个进来的用户就是你的流量,就是流量的拉力,上文提到的裂变就是流量拉力,可以让你很低成本的获得用户。
我们原先做的小程序获取的激活用户成本不到2毛。
在小程序的世界里拉力优于推力,但是推力必不可少,所以就有了我认为最符合小程序产品的沙漏模型:
自传播主要分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