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软件园

史上最全的Excel条件和函数SUMIF经典教程

编辑:宝哥软件园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09-17

在工作场所,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汇总。SUMIF函数是常用的条件和函数之一。

介绍了SUMIF函数的丰富用法,方便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直接使用。

解析函数的基本语法。

SUMIF函数可以对满足范围内指定条件的值求和。这个函数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条件和函数,在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它的基本语法是:

SUMIF(范围、标准、[sum_range])

范围:必需。用于条件计算的单元格区域。每个区域中的单元格必须是数字或名称、数组或包含数字的引用。空值和文本值将被忽略。

标准:必需。确定对哪些单元格求和的条件,可以是数字、表达式、单元格引用、文本或函数的形式。

Sum_range:可选。如果要对未在range参数中指定的单元格求和,则为和所需的实际单元格。如果省略sum_range参数,Excel将对range参数中指定的单元格(即条件适用的单元格)求和。

描述:

(1)标准中的任何文本条件或包含逻辑或数学符号的任何条件必须用双引号引起来。如果条件是数字,则不需要使用双引号。

(2)通配符(包括问号“?”)在2)标准参数中受支持。和星号“*”)。问号匹配任何单个字符;星号匹配任何字符串。如果要查找实际的问号或星号,请在字符前键入波形字符“~”。

(3)使用SUMIF函数匹配超过255个字符的字符串或字符串#VALUE!将返回不正确的结果。

(4)当sum_range参数和range参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同时。sum的实际单元格是通过将sum_range参数左上角的单元格用作起始单元格,然后包括与range参数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单元格来确定的。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SUMIF函数将是不稳定的,这将导致工作表重新计算。

SUMIF函数本身不是volatile函数,但当SUMIF函数中range和sum_range参数中包含的单元格数不相等时,它就是volatile。比如下面的公式:

=SUMIF(B2:B9,“女性”,C2:C3)

=SUMIF(B2:B9,“女性”,C2:C99)

=SUMIF(B2:B9,“女”,C2)。

三个公式返回的结果一致,SUMIF函数的sum_range参数中的单元格个数与range不同,但sum_range的范围会按照C2:C9计算,即以C2为起始单元格,扩展到与B2:B9大小形状相同的单元格。相当于下面的公式:

=SUMIF(B2:B9,“女性”,C2:C9)

波动会造成工作表重新计算,计算时间会比预期的长,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

(5)SUMIF函数中标准参数的格式将限制其选择条件之和的范围。也就是说,如果第二个参数是数值,SUMIF函数只计算第一个参数为数值格式的单元格对应的求和区域,而忽略其他格式,如文本、逻辑值、错误值等。利用SUMIF函数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剔除错误的值并进行求和。

单字段单条件求和。

当然,工作中最常见的要求就是单个条件的总和。SUMIF函数在这方面比较得心应手!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单字段和单条件求和的SUMIF函数统计,并解释SUMIF第三个参数默认时的操作模式和原理。

SUMIF函数的单条件求和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情况下,当条件区域和求和区域重合时,公式的编写可以简化。下面是一个案例来介绍具体的方法。

要求从数据源统计90分以上的分数总和,先给出公式。

=SUMIF(B2:B12,“90”)

单字段多条件求和。

在上一个教程中,我们学习了SUMIF函数的单条件求和,那么当我们的工作中有某个领域的并行多条件求和的需求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将用下面的案例详细介绍。

表格左侧是数据源区,需要统计北京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广州分公司的销售总额。如果只想要一家分公司的销量(比如北京),那就很简单了,公式是:

=SUMIF(A2:A12,“北京”,B2:B12)。

怎么做不止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当然是这样的:

=SUMIF(A2:A12,“北京”,B2:B12) SUMIF(A2:A12,“上海”,B2:B12) SUMIF(A2:A12,“广州”,B2:B12)。

这是唯一的办法吗?如果要统计的分支多了,公式不是越来越长了吗?

当然会有更好的办法!

给出这里使用的公式:

=SUM(SUMIF(A2:A12,{“北京”、“上海”、“广州”},B2:B12))。

前三名的统计结果和。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SUMIF函数的单条件和多条件之和,那么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涉及数值的问题时,应该用什么思路去解决呢?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SUMIF函数结合LARGE函数来解决一个极值统计问题。

表的左侧是数据源区域,需要统计前三个结果的总和。

我们可以分两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步是用公式从数据中提取出前三名的分数,第二步是汇总。这样就可以改变数据源,用公式结果动态更新前三名的分数,从而始终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这里给出的公式。

=SUMIF(B2:B12," " LARGE(B2:B12,4))

模糊条件求和

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模糊条件进行求和,而SUMIF函数支持使用通配符。这里我们结合实例介绍模糊条件和的方法。

表格的左侧是数据源区域。要求统计姓“张”的员工,即姓名以“张”开头的员工的分数总和,并给出公式。

=SUMIF(A2:A12,“张*”,b2:b12)

按日期间隔统计。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按日期间隔统计的需求,比如需要统计从月初到当前日期的销售额,或者周年的销售额(比如持续了5天).对于这种情况如何求和?

今天用一个简单的案例,介绍以日期区间为条件的求和方法。

公式如下。

=SUM(SUMIF(A2:A12,{"=2016/4/1 "、" 2016/4/5 " }、B2:B12)*{1,-1})

统计员的非空收据编号。

工作数据源可能来自各种来源,有些是系统导出的,有些是手工填写收集的,有些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源中的某个字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null或无效值,因此往往需要排除这些无效记录进行统计。

今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如何使用SUMIF函数来计算求和条件包含非空值的方法。

登记人为空的记录都是无效记录,因此不考虑入库数量的统计,只统计登记人的非空白入库数量。

给出公式:

=SUMIF(A2:A8," * ",B2:B8)

单独列分类汇总。

SUMIF函数强大的条件求和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场景。财务和营销人员都会面临数据源跨列条件求和的需求,比如在分别包含计划销售和实际销售的表格中汇总计划金额和实际完成金额。

这种情况下,每个业务员制定的计划数据和实际完成数据交替出现。最后在黄色区域输入公式,完成对应计划和实际金额的统计。

在H3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填入H3:I9的单元格区域。

=SUMIF(B $ 2: $ G $ 2,H$2,B3:$G3)

实现查找引用功能。

看完这个标题,有些家伙在想,找引用不是VLOOKUP函数和INDEX MATCH的事情吗?SUMIF为什么要加入这个乐趣?

你说得对,SUMIF除了条件求和还可以在一些场景中找到引用。

在这种情况的表格中,左侧是数据源区域,右侧的黄色区域是公式区域。

要根据业务员找到相应的分数,一个公式是固定的。

给出公式(H2输入)。

=SUMIF(2:澳元12澳元,G2,B 2: B 12澳元)

排除的误差值之和。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在处理数据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错误值。当数据源包含错误值时,通用求和公式也会返回错误值。那么如何在不影响条件求和的情况下消除误差值呢?

让我们看看这个案例:

如果是职场小白,看这个数据源就是一个盲圈,几乎各种错误值都有报告。我该怎么办?

当专家伸出手时,他知道是否有。

给定公式,在D2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

=SUMIF(B2:B12,“9e307”)

计算收货日期不为空的数量总和。

我们遇到的数据源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某个字段有null或无效值的情况,所以往往需要排除这些无效记录进行统计。

之前我们介绍了文本数据掺杂空值的处理方法,参见《SUMIF函数统计登记人非空的入库数》。今天,我们将介绍在数据中掺杂零值的处理方法。

下面,我们将解释如何使用SUMIF函数来计算求和条件包含空值的方法。

收货日期为空的记录都是无效记录,所以在盘点收货数量时不考虑,只盘点登记人非空的收货数量。

给出公式:

=SUMIF(A2:A8,“”,B2:B8)

多列区域的条件求和。

在上一个教程中,我们介绍了SUMIF函数的各种条件求和方法,都是条件区域只有一列,求和区域只有一列的场景,那么如果条件区域和求和区域都是多列的,该怎么办呢?

上图为某企业员工人数信息表。员工编号和对应的姓名放在多栏区域,需要根据B10:B12单元格区域的员工姓名提取对应的员工编号。

给出公式。

在单元格B10中输入以下公式,并将其复制到单元格B12。

=SUMIF(B$2:D$6,A10,A$2:C$6)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