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u盘的朋友都会知道,u盘的实际容量往往达不到它的标称容量。但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分析实际案例。相信你看完之后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前段时间在网上买了一个正版的16GB金士顿u盘。收到物品后,我把u盘插入USB接口,Win7自动安装了驱动。安装完成后,识别了u盘。标称的16GB盘只有14.7GB,这个时候大家会想问为什么少了1.3G,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计算来理解。按照下面的容量计算公式:16 * 1000 * 1000 * 1000/1024/1024/1024=14.9012 GB,结果和14.7GB差不多,所以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统标识和硬件设备厂商的容量计算公式不同。厂家为了计算方便,经常设置1kb=1000字节1mb=1000kb 1gb=1000mb。而操作系统的转换是1kb=1024字节1mb=1024kb 1gb=1024mb。这导致存储设备的标准容量和实际容量之间存在差异。此外,由于闪存芯片本身的制造问题,闪存介质允许坏块的存在,坏块不能使用,不算有效容量。最后,和硬盘一样,闪存盘也采用FAT文件系统,包括MBR主引导分区、FAT文件分配表和ROOT目录区等。这些区域也占用闪存空间,通常占用几百KB。这就导致我们购买的u盘实际容量往往达不到u盘厂商的标称容量。看完上面的教程,相信大家都知道,买u盘的时候,它的实际容量和标称容量有些出入,只要在标准范围内,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你的u盘实际容量和标称容量相差巨大,说明你买了一个假的缩水u盘,所以我们在买u盘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