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对Windows系统操作中的常见错误知之甚少。有些功能显然很熟练,在网上广为流传。连错误都是错误的操作方法。比如刷新后直接按F5会导致刷新频率过高,CPU、内存、硬盘资源立即飙升。
Windows系统常见的操作误区:
1、疯狂刷新
相信很多人和我之前一样,一进入Windows桌面就开始疯狂刷新。否则,还不够。其实很多来自Dos和Win3.2的人都知道,最早的Windows打开的是一个资源管理器窗口,显示的内容是打开的瞬间目录中的文件。假设你用记事本在这个目录下保存了一个txt,在资源管理器中是看不到的,必须手动刷新。这就是“刷新”功能的由来。之所以能看到XP、Vista和Win7,是因为它们会定期自动刷新。只是这个疯狂刷新的小把戏被很多电脑新手学会了,被认为是高手必备的动作。
Linux的Gnome、KDE、MacOS不需要刷新,也不能刷新。无论使用什么工具如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目录,无论使用什么软件创建或删除目录中的文件,都会实时显示而不刷新。也许喷雾机会说:实时刷新是对系统资源的浪费。其实是不对的。它不是实时刷新,而是文件系统回调到资源管理器的回调函数(类似的工具,比如Mac的Finder)。这在软件开发行业被称为“观察者模式”。我想学过设计模式的Coder可以理解。高级就是高级,没什么好争论的。
2、最大化窗口
我见过很多人。在Windows下打开Explorer,即使里面只有一个文件,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最大化(点击最大化按钮,一些所谓的masters双击标题栏,甚至一些快捷键er按Alt空格X)。还有的使用分辨率为1920*1080的21英寸液晶屏,浏览一些宽度为800的网页,最大化浏览器,即使两边的白边比网页内容宽。为什么这么难?我很欣赏MacOS最适合的尺寸按键和非最大化设计,因为我以前也有最大化的问题,现在又回来了。
3、刚买硬盘(或者刚买新电脑)第一件事先分区
和其他人一样,我之前的PC也有分区,c盘加载系统,D盘加载软件,E盘安装程序和iso,F盘影视音乐,G盘文档和工作文件。看起来井井有条,不用担心系统瘫痪重新安装后会丢失重要文件。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是不是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为了保持文件有序,如果程序放在/Application目录下,电影放在~/Movie目录下,音乐放在~/Music目录下,文档放在~ /Document目录下,不是很整齐吗?为什么重新安装的系统文件会丢失?这难道不是因为操作系统设计有问题吗?再进一步,为什么要重装系统?买了一台电视,因为看了一个不干净的电视台,电视瘫痪了,需要重装系统?买了冰箱,因为一个馒头发霉变质,冰箱瘫痪,需要重装系统?
在Mac下,重装系统时不能丢失个人文件。除非你的手很便宜,否则你必须找到一个隐藏的“擦除盘”(即格式化)按钮。另外,我的macbook已经用了一年了,从来没有重装过。为什么要重装?他对我做了什么?
记得那一年,虽然刷了Slic的BIOS,但是从来没有激活过Windows。为什么呢?因为我需要在不到30天内重新安装系统。现在,终于解放了。
4、俩熟人碰面就问:嗨哥们儿,最近有什么好杀毒软件?
这是老生常谈了。现在有人说Linux和Mac病毒少是因为用户少,黑客懒得开发病毒。我请你对操作系统原理做一点研究,不要忽悠人。在Windows下,开发病毒太简单了。最简单的就是写一个批处理delc:ntldr,执行后系统会瘫痪。虽然很容易恢复,但是太脆弱了。
还记得Win2000的一个经典漏洞吗?在需要按Ctrl Alt Del登录的界面,点击帮助,然后在帮助:文件-打开中,可以访问系统文件。这是什么意思?所有的安全系统都是GUI外壳,也就是纸老虎。根本没有文件系统级别的保护。就像Web应用程序一样,管理员帐户密码是用Javascript脚本编写的。
事实上,在Linux和Mac下,如果不捕捉特定版本软件的bug,编写病毒是完全不可能的。历史上少数病毒只对特定版本有效。而我想留在那些版本中的用户,可能已经被埋没了。
以上内容是Windows系统操作中常见的错误。即使是一个熟练的老司机也可能患上Windows病,就像提神一样,停不下来。这种情况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