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查看计算机网络的属性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名为“子网掩码”的属性,后跟一串数字地址。子网掩码是什么意思?同时,子网掩码的地址是如何计算的?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将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子网掩码是什么?
子网掩码,也称为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和子网掩码,是一种位掩码,用于指示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主机所在的子网,哪些位标识主机。
子网掩码如何计算?
首先,例如:
网吧有1000台主机,使用192.168.0.0的C网段。我们知道,一个标准的C类网段最多只有254个可用IP地址,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更改子网掩码来合并子网,以扩展网段中的可用IP号。
主机总数(1000)/254=3.93
3.934
所以我们至少需要4个子网。
子网掩码计算:
256(c类网段包含的最大IP数,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4(减去我们需要的子网数)=252(得到我们需要的子网掩码的尾数,255.255.X.0)
附加的专用网络地址列表:
A:10.0.0.0~10.255.255.255
b :172 . 16 . 0 . 0 ~ 172 . 31 . 255 . 255
c :192 . 168 . 0 . 0 ~ 192 . 168 . 255 . 255
二、子网掩码位数和子网掩码计算
子网掩码的最大位数为32位,C类单个网段容纳的IP最大位数为256,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示例:
192.168.0.1/27
32-27=5(最大子网位数减去当前子网位数)
2的五次方是32
256-32=224
255.255.255.224是192.168.0.1/27的子网掩码
因此,计算公式如下:
子网掩码的尾数(255.255.255.X)=256-2-2的(32位掩码当前位数)次方
附上相应的公共掩码位和子码掩码列表:
32 - 255 .255 .255 .255
31 - 255 .255 .255 .254
30 - 255 .255 .255 .252
29 - 255 .255 .255 .248
28 - 255 .255 .255 .240
27 - 255 .255 .255 .224
26 - 255 .255 .255 .192
25 - 255 .255 .255 .128
24 - 255 .255 .255 .0
23 - 255 .255 .254 .0
22 - 255 .255 .252 .0
21 - 255 .255 .248 .0
20 - 255 .255 .240 .0
19 - 255 .255 .224 .0
18 - 255 .255 .192 .0
17 - 255 .255 .128 .0
16 - 255 .255 .0 .0
第三,计算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
例如:IP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
常规的方法是将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数,然后经过逻辑“与”运算就可以得到网络地址。
简单的方法是:
255.255.255.224的掩码包含256-224=32个IP地址,因此带有此掩码的网络地址必须是32的倍数。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的开头,广播地址是结尾,可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只有128略小于137,是32的倍数,而广播地址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32的下一个倍数是160。
那就是:
网络地址:202.112.14.128
广播地址:202.112.14.159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对子网掩码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子网掩码把一个IP地址分为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同时,我也知道如何计算子网掩码。现在,在网络属性中看到子网掩码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