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微信小程序”。事实上,阿里巴巴和百度都在开发自己的小程序。比如阿里巴巴自己的“会员码”在淘宝、天猫孵化,百度的“智能小程序”刚刚正式上线。
可以说,小程序已经成为目前最热门的话题,BAT势必会在小程序上展开激烈的较量。他们试图掀起一场“去中心化应用”的革命,但在幕后却用着“集中流量入口”的算盘。
BTA三家公司想用它来制造流量采集器(图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db6aa310102y16c.html)
小程序其实并不陌生。早些时候,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当时给出的解决方案HTML5浏览器是为了创建一个随时可用的应用内应用。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HTML5技术在当时并不成熟,受到3G网络速度的限制,无法给人们带来很好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对于一些电商和面向服务的应用,HTML5技术无法跟踪用户,使得用户转化率相对较低。
所以在互联网红利初期,APP还是当时最好的解决方案。首先,用户获取成本低,可以很好地记录APP内部用户的行为轨迹,因此转化率变得非常高。
当互联网红利消退后,APP的弱势也随之爆发。一是获取新用户成本增加,用户长尾短频需求与单一APP的矛盾凸显。比如有一个付水费的APP,有一个付电费的APP,一次不满足这个需求,就得下载一个APP。
这导致APP越做越大,因为它要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用户用它来下载。但是用户的需求是无限的,应用之间没有连接,彼此封闭,也就是信息孤岛。因此,手机上使用的应用数量并没有大幅减少。
这时,APPlet来了。简单来说,小程序就像一个超级应用,里面孵化了很多小应用。可以说BAT开始在小程序上下功夫,但其实大家都想成为那个超级APP。
小程序最受欢迎的一个,微信小程序。2017年,微信正式推出应用号(小程序的前身),并开始测试。经过一年的发展,微信张小龙已经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微信小程序的月活动规模超过4亿。上个月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达到1.4亿左右,渗透率43.9%。
目前,拼多多已经成为微信小程序的典型成功案例。其招股书显示,拼多多月用户2.95亿,但其中三分之二来自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官方账号。
相比之下,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套路和苹果的生态系统非常相似。目前微信对小程序的进入持开放态度,但小程序只能在微信上运行,退出小程序的用户也在微信平台退出。但微信为小程序提供顶层资源,比如简单的开发流程和上线流程,以及微信首页顶部的下拉流量入口。
最重要的是,目前微信利用订阅号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相互开放,用户流量畅通无阻。
这就给开发者和创业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多人在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中一次性就有了自己的订阅号,反过来又促进了微信平台的活动。
既然微信是“苹果”,百度就走“安卓”路线。在7月4日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了“智能小程序”。当初,百度把智能小程序的调性设定为完全开放。他有两点:
一方面,百度智能applet是完全开放的,它不仅可以在百度APP等生态中运行,也可以在合作伙伴的APP中运行。而且迁移过程非常简单。百度工程师指出,只需要修改几行代码。
另一方面,百度生态对他完全开放。为了表示诚意,百度甚至拿出信息流来推广智能小程序。在百度APP下一个版本的更新中,百度也会使用微信模式,通过下拉的方式在百度APP首页展示智能小程序。
据了解,目前百度APP日活跃用户超过1.5亿,加上百度地图、百度贴吧等。百度生态的1000亿流量将全部转向智能小程序。
除了开放,百度还将利用AI技术助推智能小程序。通过意图识别、兴趣识别、大数据标签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深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自然语言分析、知识图谱、信息结构等技术了解内容,利用场景感知、机器学习、大数据操作等技术进行智能推荐,从而完成用户-内容-智能小程序的智能推荐过程。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几千人。大大减轻常驻企业在小程序SEO上的压力,同时用户转化率也会大大提高。
最后一个是阿里巴巴。其实阿里的小程序和前两个有点不一样。因为阿里巴巴一直专注于电商。而且,和百度、微信相比,阿里巴巴上的小程序就像是简单的网页。
。他们主要是有便民程序,以及会员码两种。阿里巴巴给的入口也不是顶级的,有些服务你需要下探到好几级才能找到。
因此相比较而言,当前阿里巴巴在小程序这方面还是落后的。究其原因是电商和金融方面阿里巴巴做的太成功,以至于对小程序还没有提到很高的位置。
前面已经说了,小程序就像是超级APP里面孵化很多小APP。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爆发式增长后,全网大约涌现出了高达400多万APP(来自易观数据)。这其中大多数都是用户数量极小的僵尸APP,而流量越来越向头部APP集中。Thinkdata的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在通讯社交、网络购物行业应用中,TOP5应用覆盖到了80%的行业用户。也就是中心化应用趋势已经形成。
这种趋势下其实用户手机上装载的APP数量并没有减少多少,在加上APP孤岛化的问题,面积批次之间没有联系。因此去中心化应用思潮开始泛滥。
这正是BAT所愿意看到的,这样是小程序爆发的基础。因为BAT可以借此把自己重新打造成一个超级流量入口。这就特别像是PC时代的浏览器,小程序变成了一个个的网页。
总结语,在打造中心化流量入口的推动下,小程序会成为巨头争夺的新战场。除了引入更多开发者和用户之外,百度、阿里巴巴和微信下一步竞争将围绕这小程序的商业化以及产品生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