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从去年就开始关注小程序的开发,但是到目前为止小程序的开发者还不到70万,还处于开发初期。
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从微信官方账号开始,搭建了微信生态的内容输出。从5.0版本开始,微信支付布局。通过玩飞机游戏,巧妙地完成了5亿用户应用的升级。随后,群内员工打出微信红包,被高层关注买断春晚广告。借助过年红包场景,支付宝成功超越曲线,推出17年小程序。借助跳跃游戏,用户可以更新和熟悉路径.从一开始搭建社交平台的基本面,到微信官方账号和微信支付的衍生.根据曾鸣教授提出的点、线、面的概念,毫无疑问,微信从一开始就逐渐演变成一个生态体,而不是短信。
面对小程序的浪潮,教育行业该如何乘风破浪?
我将从三个角度与你分享如何玩,但在此之前,我需要向你介绍基本的底层逻辑。
根据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我提炼出了五种激励方法:——五色糖果。
当用户想要完成一个指定的动作时,喂糖的顺序是:黑色——粉3354紫3354黄3354蓝,不同的动作只需要不同颜色的糖果组合即可。
随着教育市场的日益成熟,我们单纯的销售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在尝试搭建学习场景来锁定用户。
学习场景的构建需要: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氛围、竞赛排名、课后作业、答疑巩固等。来模拟真实的学校。
目前市面上有两个小程序:鲸拳(左)/小拳(右)。里面的功能完全可以支持学习场景的构建。
黑糖:通过打卡模式设置红包物品的加成;粉红糖果:满足用户基本安全感的课程通知等基础服务;紫糖:打卡生成日戳,打卡完成激励,互评/互赞;黄糖:通过排行榜、作业细化等完成激励。蓝糖:解锁关卡,登录积累完成。通过上述激励措施,用户对学习的参与度可以提高一个百分点。
现在市面上一般的K12在线教育,通过SEM,每个注册名单大概是70~120元。如果单单计算,每个付费用户的费用在4000~7000元之间。这么高的获客成本,我们可以通过米高梅逐步解决新单子问题。
目前常见的是带来一种新的方式:帮剪送。
t="实操篇:教育行业借助小程序的3种方式(图5)" data-bd-imgshare-binded="1" src="http://www.yiyongtong.com/uploads/allimg/180908/0942551O8-4.jpg" />给予用户一个自己开不了的礼包,利用厌损心理让用户完成拉新动作。
教育行业从这衍生出来的有很多玩法,比如:好友帮忙补卡、好友帮忙集卡、好友帮忙开红包等。
给予用户一个获取优惠的路径,利用金钱减免直接刺激。
教育行业从H5开始就流行了这种玩法,经久不衰。这种玩法的前提是算好你课程价格成本,不要稀里糊涂的做亏本买卖。
给用户开放团购模式,拼团有优惠:
涉及网络K12教育的直/录播课,基本都有拼团这个套路。除了团购这一概念外,还衍生出网易1元夺宝玩法。教育行业完全可以利用1元或1分钱卖课程来获取名单(具体玩法要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送给用户一个实物,但是需要用户好友进行助力才能领取。
这个是教育行业从去年兴起的裂变玩法,一般搭载在公号上进行。小程序可以增加这种玩法的可传播性,让活动更易于扩散。
最后要说的是小程序入口的自然流量,唱吧小程序4天获取200W新用户,摩拜单车17年通过小程序斩获1.5亿用户。
这两个小程序,主要利用的就是分享/裂变传播起来的,当然上面几百万几亿的拉新数据,对于教育行业没有借鉴价值。
比较有借鉴意义的是:
摩拜单车一直名气很大,但你懒的下APP,突然朋友发给你一个摩拜小程序的免押金活动,你会不会使用呢?唱吧很多人都不知道,可最近亲戚总通过小程序群里分享歌曲,你发现自己进去也能唱,会不会尝试呢?
针对大学生的培训教育,那我就可以利用4/6级查分的小程序来获取流量,通过页面搭载产品广告来间接拉新。
以上所说小程序的种种,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去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资源,营销计划来布局。上面所说的只是可能性,该如何去用,还需要各位自行考虑。
好比有些活动,我可以通过H5去完成,有些产品页面可以用移动单页,裂变放在服务号也没差。不同的技术都只是工具,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用它去承载怎么样的功能。
最后,当有好的想法,一定要通过MVP快速的去测验,而不是设计太多,被繁重的技术拖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