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微信公众平台官网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消息,在小程序中加入了微信官方账号关注组件。用户使用小程序进行离线扫码时,可以快速关注微信官方账号,实现“一码两用”。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组件上线后,运营商可以放置点餐小程序码、抽奖小程序码、小游戏码等。在餐厅中添加关注组件,实现引流。
随后,9月28日,微信发来消息,“功能直达”正式开通。用户在微信上搜索功能词,搜索页面会呈现相关服务的小程序。单击搜索结果直接转到与小程序相关的服务页面。目前,一些小程序已经使用了“直接函数”的能力。
微信在不断增加新的零售战场。为了避免网上流量“用完就走”,我们开始考虑流量的方向。线下业务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在业务运营副总裁冷冕看来,“进店的客户可以锁定客户,留住客户,这样可以做得更好,线下门店属性的商家更有动力做小程序”。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在新零售方面的野心。最早提出“新零售”概念的腾讯和阿里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试着做一个分析。
在
新零售大战中,阿里和腾讯打得异常激烈。从支付、终端到供应链、厂商,腾讯与阿里的竞争从未停止。两大巨头在新零售方面的策略有何不同?让我们从宏观角度简单分析一下。
阿里喜欢做“第二股东”,而腾讯在新零售的具体做法和投资风格上更喜欢“5%”。阿里先后成为苏宁尚云、三江购物的第二大股东,后来又主导银泰商业、新华都、高辛零售的私有化,这些都彰显了阿里的野心。
相比之下,腾讯大多参与战略投资,每笔投资的金额都不是很高,类似于购买永辉超市5%的股份和海曙大厦5.31%的股份。
本质上,这是阿里集权和腾讯分权的战争。马云在参加财富论坛时表示:“阿里巴巴是一家赋能公司,赋能其他企业做电商”。马云直言:“我们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建设电商的基础设施。”
阿里本人作为赋能者,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实行集中化战略,通过做大平台支撑前端入口,通过淘宝、支付宝、饿了么等多元生态系统赋能企业。
腾讯本身并没有扮演推动者的角色,依靠社交流量门户做大做强新零售,业务更加多元化。腾讯强调要做生态圈的基础,选择效率更高的企业合作,而不是直接参与竞争。给相关企业赋能、连接所有场景所需的资源,比如小程序、微信官方账号,打造社交电商闭环。
阿里以o2o起家,当然和线下有很强的相关性。作为电商零售的老大,阿里势必要抢蛋糕,于是他推出了盒马生鲜,这立刻成为了阿里在杀鲜食品领域的王牌。盒马的价值已经成为阿里对华尔街新零售效应的核心部分。
腾讯做线上比做线下好。马对说:
“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需求的变化,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是做新零售。我们看重的是希望微信用户能和线下实体店对接,商机很多。”
利用自身线上流量资源连接线下资源,例如腾讯旗下的JD.COM、美团、每日优鲜等势力也在特定细分领域加入新零售大战。
阿里对新零售的态度是追求霸气和严格的制度,而腾讯则是追求稳定和宽松的制度。两大巨头开启的新零售大战各有利弊,未来的情况还要拭目以待。
拥有电商优势的阿里,在新零售的线下运营商中有很大的优势。对于后来的腾讯来说,它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首先,微信官方账号中的用户拥有二次激活用户的高消费能力。从微信官方账号对比阿里。
和腾讯的优势,显然微信公众号更胜一筹,与支付宝公众号相比,其优点是微信流量大、人群活跃度高。支付宝是一款功能型工具,支付是主要,内容平台不同,人们在上面的时间会相对长很多。另外,公众号多个入口可进入微信小程序还可以促进商家小程序的传播,用户无需搜索小程序,即可通过公众号直接进入小程序。随着小程序可关注公众号,方式越来越便利,同时二次激活了公众号的使用程度,使用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
其次,社交助推,用户潜在参与度高,在流量层面上,腾讯拥有不容置疑的优势,按照当下的一些调查统计看,腾讯占据了中国70%的移动流量和用户停留时长,这是腾讯相对阿里的巨大优势。
一直以来,社交是腾讯的根本所在,腾讯的一切流量生意其实都是基于社交,拥有大量的流量,其新零售布局旨在为这些流量寻找商业机会,自身处于前端,社交的助推使得潜在用户的参与度较高。
然后,商家的玩法自由度高,微信坐拥10亿日活用户、成为移动端的流量入口,微信就不只是微信而是变成了腾讯的微信,微信承担起了腾讯的商业野心。
例如:为腾讯的游戏导流、孵化腾讯投资的京东、摩拜、拼多多等产品,产品一多,商家的玩法开始繁多,借助腾讯的大平台开始自由发挥自身价值。
小程序可以关注公众号之后,意味着商家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用户对公众号的关注,此外公众号的用户量会增长,对saas商来说,在各项技能上的完善和创新便成了个可贵的机会。
一来,为增加公众号关注进行创新,小程序连接公众号,激发了公众号的二次能力,公众号的点击量得到提升,saas商必然要为了公众号的质量进行创新,获取公众号的更多关注量。
saas商可在各个领域进行创新,例如在小程序中加入更多的游戏互动、加入每日签到领取优惠券之类的签到服务、加入拼团即优惠的服务等,让用户继而关注公众号,获得关注量的良性增长。
二来,增强社交模块的创新,社交模块的引入能够增加用户黏性及活跃度,只是单一的社交模式就算是公众号的点击量高也留不住客户,自然要更新社交模块。
saas商机会跟上,进行创新包括图片社交,给用户发送图片,获取赞和评论,类似弱关系的图片社交,但对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间应有一定帮助。
微盟创始人孙涛勇提醒传统企业主,成功的微营销仰赖强大的技术支持,未来式全渠道整合的时代,内容、用户、产品是营销的核心要素。并不断生产高质量的内容进行品牌传播,最终建立企业自身的大数据库。
而本次小程序关注公众号的加强,也意味着对类似微盟这些集团的机会大而增加。
三来,完善商家定制化开发,垂直型saas商可对入驻商家进行定制化的开发,完善并改进商家的内容质量、社交模块等,从而达到小程序或者公众号的关注量提升。
公众号的优质化就需要垂直类的saas商来进行创新,打造商家的定制化创新,需求调研、设计、资源、防护、运维等,从头到尾、从页面到内容深度,这样在根处抓住公众号的关注量,对企业来说赚取收益,对saas商来说更是个很大的机会。
微信开通便捷,对客户来说是迎合需求、提供便利,对saas商来说更是一种发展能力、提供平台的机会,一环扣一环,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至于能发展成什么局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