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使用笔记本的时候,经常会关注自己的CPU性能。我们可以看到笔记本CPU型号后面的“U”和“M”字样,其中“U”表示低电压,“M”表示标准电压。最近很多百事网用户不知道笔记本CPU的低压和高压的区别,所以在购买笔记本的时候不知道哪个电压适合自己的需求。针对大家提出的诸多问题,下面小编详细介绍一下笔记本CPU低电压和笔记本CPU高电压的区别。
笔记本CPU英文叫Mobile CPU,不仅追求性能,还追求低热低功耗。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CPU,但随着CPU频率的提高,笔记本电脑狭小的空间无法快速消散CPU产生的热量,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也无法承受台式CPU的巨大功耗。因此,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Mobile CPU开始出现,其制造工艺往往比当代的台式机CPU更先进,因为Mobile CPU将集成台式机CPU所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并将首先采用更高的微米精度。主要厂商有英特尔、AMD、全美达。
衡量笔记本CPU性能的指标有很多,包括主频、外频、倍频、FSB频率、CPU位字长、缓存、CPU扩展指令集、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这就是为什么笔记本CPU有低电压、标准电压和高电压的原因。
一、对于不追求高性能的用户选择低压CPU
笔记本CPU在低电压下的TDP(热设计功耗)低于14W。一般来说,CPU在低电压下性能较低,但续航能力不错。例如,i5处理器在低电压下的性能相当于i3处理器在标准电压下的性能。目前市面上很多超极本都采用低压CPU,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相对省电、电池寿命相对较长的优点。缺点是性能弱。对于喜欢玩大型网游盒子专业设计的用户来说,低压版的CPU就不用考虑了。总之,搭载低压CPU的笔记本非常便宜,不愿意多花钱的用户可以选择购买搭载低压CPU的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