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哥软件园

eSIM卡是什么意思?eSIM卡可以在中国使用吗

编辑:宝哥软件园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07-31

上个月,GSMA正式发布了嵌入式SIM卡(简称eSIM)远程配置规范。那么,什么是eSIM卡呢?

如果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当然,这一概念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个业内通用的eSIM标准,并为普通消费者、企业用户节省更多移动设备使用成本,并带来更多的便利、安全性。想思考清楚,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长期以来,【换机,换卡与换号】很多人把“换号码”和“换卡”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号码是运营商的虚拟资源,SIM卡只是号码对应的物理实体。作为运营商分配给用户的个人ID,无论你在哪里,别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号码找到你,这是号码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语音为主的时代,手机号几乎就是用户的身份码,无法轻易替代。最初,在模拟手机时代,号码和终端捆绑在一起,那些有手机的大佬们不得不更换号码。但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的尺寸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各种款式和功能不断创新。另外,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用户需要不断更换手机。但是如果手机绑定了号码,用户的社交关系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传统通信时代,‘换机不换号’成为客户的核心要求。SIM卡应运而生。它只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芯片,但与号码集成后,除了挂失换卡、网络升级、终端适配等特殊场景。换卡意味着换新号码,甚至是换接线员。自GSM时代以来,‘机卡分离’成为行业主流。用户只需要取出SIM卡,插入新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换机不换号’,非常方便。就连曾经以“机卡合一”起家的CDMA,在中国运营商的强力推动下,也变成了机卡分离。从“世界风”来看,“一机多卡”逐渐成为新趋势。一个终端有两个甚至三个卡槽,可以同时容纳多个运营商的多个SIM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在使用新号码的同时,旧号码仍然被激活,甚至两个号码同时在线。【不断变化的数字正在成为‘新常态’】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移动通信市场不断趋于饱和,一个用户拥有多个号码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一个终端集成两个号码的双卡机也开始流行。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手机号不再是用户唯一的ID。比如QQ号、微信号、邮箱地址、每个APP里注册的用户名都可以成为用户的个人ID。即使用户更换手机号码,也能持续与他人保持联系。手机号地位下降,粘性降低。有一项业务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的‘端口号转网络’。这项服务使用户能够在更换运营商后使用原来的号码。但其技术实现方案极其复杂,需要对网络和支撑系统进行很多改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便。总的来说,保持原有数量的成本太大,发展不好是正常的。在号码粘性不如以前的情况下,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到eSIM卡的消息,有人认为此举将彻底改变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会是这样吗?【eSIM技术不用换卡就能换号】eSIM的概念并不是刚提出来的,技术门槛也不算高,这一点在之前的一些产品中已经有所体现。我们平时听到比较多的是一些终端产品开发的漫游功能,比如苹果的软SIM,华为的Skyline等。所有这些都使用软件来改变终端号码所属的运营商,从而获得最佳资费。但eSIM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物联网。物联网以物体为通信连接点。与传统人人相连的移动通信相比,物联网在业务模式和技术特点上存在诸多差异,场景模式相对单一。发展更好的物联网业务,不仅需要功能上的创新,更需要运营上的减法,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

比如有的不需要移动,有的不需要双向通信,有的实时性要求不高。如果有针对性地制定业务流程、市场策略和资费,很容易对传统移动通信形成‘降维攻击’。因此,对于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物联网来说,如果能够在不换卡的情况下更换服务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传统移动通信来说,换卡只是换号的门槛之一,还有很多其他限制因素导致用户对旧号产生感情。比如有的营销案例绑定规则复杂,如果运营商的签约机不可用,就无法离开网络;预付费话费发送的资源只能分几个周期退回;用户在注册ID的时候用手机申请或者验证,所以不敢轻易放弃自己原来的号码等等。因为这些情况,即使用户可以简单地更改号码,他也会三思而行。首先,eSIM卡不会直接颠覆运营商,但eSIM带来的‘换号不换卡’模式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物联网以及那些对用户ID不敏感的新领域,简直就是肉搏战。数字粘性的降低是必然趋势。运营商的竞争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低资费、高质量的服务、合适的产品、合适的合作伙伴必须结合起来,才能赢得客户的支持、信任和青睐。其次,要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模式的创新。操作人员善于添加,使事情越来越复杂;物联网就是做减法,通过简化降低成本。运营商善于以产品为中心,将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运营到极致;物联网是一个定制化的开发和服务,场景、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越是研究物联网,越会发现运营商要想做好物联网,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第三,运营商要认清自己在传统领域的价值,看到自己在新兴领域的不足,扬长避短,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一方面是运营商的运营经验、技术优势、历史沉淀、规模经济等。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运营商既定的管控机制、保守的技术理念、对稳定的责任感,很容易成为起飞的障碍。全世界的运营商都知道,在一个更加开放、复杂、多元化的数字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但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

更多资讯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