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IF函数可以对满足范围内指定条件的值求和。该函数具有非常强大的条件求和功能,在工作中应用广泛。在之前的文章中,罂粟姐姐也介绍了这个功能的一些经典应用场景。
不过,今天波比姐姐就给大家展示一下SUMIF功能,因为它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内涵丰富。(当然,主要原因是有朋友说之前没看懂。如果他们这次不明白,他们会的.................)
1.单字段单条件求和。
“杨过”总销售额按公式计算:SUMIF(D2:D16,“杨过”,E2:E16)。
单字段单条件求和。
2.单字段多条件求和。
计算“杨过”和“杨晓”的总销售额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借助SUMIF,对杨过和杨晓的总销售额进行数学计算。
公式:SUMIF(D2:D16,“杨过”,E2:E16) SUMIF(D2:D16,“杨晓”,E2:E16)。
方法1
方法二:利用SUM和SUMIF实现单字段多条件求和,SUM(杨果销售,杨晓销售)。
公式:SUM(SUMIF(D2:D16,{“杨过”、“杨晓”},E2:E16))。
方法2
注:SUMIF(D2:D16,{“杨过”、“杨晓”},E2:E16)是数组公式,指的是{杨过销售额,杨晓销售额}的结果,再用SUM公式求和,得到杨过和杨晓的总销售额。
3.带日期的单字段多条件求和。
计算8月20日至9月20日的总销售额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SUM和SUMIF实现单字段多条件求和,SUM(8月20日后销售,9月20日前销售)。
公式:sum (sumif (a2:a16,{ "=2016年8月20日" " 2016年9月20日" },e2:e16) * {1,-1})。
相当于=sumif (a2:a16,"=2016/8/20 ",e2:e16)-sumif (a2:a16," 2016/9/20 ",e2:e16),即8月20日至9月20日。
方法1
方法二:利用SUMIFS实现多条件求和,可以同时满足8月20日之后和9月20日之前的销量。
公式:sumifs (e2:e16,a2:a16,“=2016年8月20日”,a2:a16,“=2016年9月20日”)。
Sumifs多条件求和。
注意:SUMIFS函数是Excel 2007及以后的新函数,不能在Excel 2003中使用,但可以用SUMIF函数的普通公式(如方法1)来实现。
4.模糊条件的和。
通配符(包括问号“?”)在SUMIF语法的criteria参数中受支持。和星号“*”)。关于通配符的介绍,请继续我姐之前的文章:巧用Excel通配符,让工作效率翻倍。
名为“杨”的业务员总销售额按公式计算:SUMIF(D2:D16,“杨*”,e2:e16)。
模糊条件求和
5.多列区域求和。
计算每个月的借贷总额。
公式:sumif(b $ 2: $ I $ 2,j $2,$ b3: $ i3)。
多列区域求和
注意:选中一个单元格,按F4,该单元格将被绝对引用,再按F4,该单元格相对引用将锁定行,再按F4,该单元格相对引用将锁定列,尽量避免逐个输入“$”符号。
6.杂项合计。
杨过总销售额。
公式为SUMIF(A1:C16,“杨过”,B1:D16)。
杂项合计
注:搜索条件为业务员“杨过”,条件区域为业务员,求和区域相对于搜索区域向右偏移一列,表示统计业务员右列的数据,即每个业务员的销量。
7.错误的行求和。
计算销售人员的总销售额。
方法公式:sumif (a1:a8,a2,b13360b8),与基本用法一致。
2公式:sumif (b1:b8," * ",b2:b9)。
错误的行求和
注意:搜索条件为“*”,表示搜索0个或0个以上字符,求和区域比搜索区域低一行,表示统计下一行0个或0个以上字符单元格的数据,即每个销售人员的销售额。
8.找到参考文献。
说到查找引用,很多朋友可能会说,查找引用不应该是VLOOKUP函数或者INDEX MATCH函数吗?关于SUMIF函数是什么?这只是一个求和函数。
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SUMIF来查找引用,但是当求和区域只有一个合格的数值时,求和的结果就是数值本身,所以SUMIF可以用来查找引用。
需要匹配郑州、长沙、武汉、合肥的销量、单价、销量、利润额。
公式:sumif(a $ 2: a $ 16,G2,b $ 2:e $16)。
查找引用
注:当原数据表中有郑州、长沙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省会城市时,销量、单价、销量、利润额的结果均为未来。
9.将排除的误差值相加。
计算全国销量。由于销量中误差值的类型不同,SUM不能用于直接求和,SUMIF函数可以用于消除误差值之和。
公式:sumif (b2:b16,“9e307”,b2:b16)。
排除的误差值之和。
注:9e07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9 * 10 307,接近Excel允许的最大值9.999999999E307。
这里,它意味着对小于最大值9e07的数据求和,也就是对“值”单元格求和。使用9e07不是规则,不是原则,而是一种常见的用法。
当然,结合案例,任何大于最大值253的值,如“500”或“1000”,也可以使用。
更换9e07的结果保持不变。
10.跨表条件求和。
哦,不!你以为Excel的SUM函数只是SUM?在这篇文章中,我姐姐介绍了交叉表求和,这是一种比较基本的求和方法。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交叉表的基础上满足一定的求和条件。
原始资料
如果一月份只有一张表,则合计公式为sumif('一月份'!$ a: $ a,$ a2,'一月'!$B:$B)
单表摘要
要实现跨表条件求和,需要借助INDIRECT函数(单元格引用对文本的描述,也就是说INDIRECT括号中的参数是一个字符串(文本)描述的文本形式,INDIRECT得到这个引用。)
最后的公式是:
=sumproduct (sumif(间接(row $ 1: $ 3)”月!$ a: $ a "),$ a2,间接(row ($13360 $3)"月!$B:$B "))
跨表求和公式分析。
好了,SUMIF函数的10个经典用法介绍完了,教程写得好辛苦!写的这么详细,有些知识百度已经出来了,希望对大家有用,更重要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